第20篇:为什么气功与中医的气没有直接关系?
作者:张洪林   来源:薄荷茶社   日期:2025-08-05

前文介绍了统一气功名称的刘贵珍取名气功的原因。从气功名称带个气字的由来、气的呼吸之气的最初含义,到后来人们望字生义将气功的气字思辨臆断成人体的内气元气真气等过程,这整个过程都是完全不符合逻辑学概念定义规范的,尤其是气功与气根本没有直接关系。

让我们复习一下逻辑学与概念定义有关的一些基本知识吧。

逻辑学认为,对一事物起决定性作用的属性叫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这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决定性属性,简言之就是有这个属性存在就是这个事物,没有这个属性存在就不是这个事物。例如三角形的本质属性是三边封闭。有三边封闭这个属性在就是三角形,没有这个属性在就不是三角形。而三角形的边和角就属于非本质属性,非本质属性是不能决定概念定义的。

定义则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就是用简短语句概括指明对象的本质属性。概念则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思维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按照逻辑学要求给气功下定义,首先我们对气功这个事物的认识必须客观,换言之我们思维产生认识形成概念的依据必须来源于客观事实,逻辑学称之为客观对象。即必须保证使我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相统一。下气功定义是对气功本质属性描述,而不是在描述非本质属性。涉及气功概念定义的客观对象和本质属性是什么呢?必然是中医最早的典籍黄帝内经中所有与气功概念有关的内容。

我从《黄帝内经》全书中找到的全部与气功概念有关的客观对象中,“精神内守”“独立守神”“传精神”“通神明”“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净神不乱思”“占神往来”“专意一神”“必一其神”“御精神,收魂魄”“精神专直”“心和调”“安心定气”等这么多围绕“调神入静”专一内容的论述,无可辩驳清楚地证明了“调神入静”是气功唯一不二的本质属性!

看到吗,这么多气功本质属性的论述中,没有气的一丁点成分!有人可能说黄帝内经与气功概念有关的论述中,有一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这里边有气的内容啊!怎么可以说气功与气没有关系呢?

请注意我文章标题说的是气功与气没有直接关系。“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这句话表达的是“神”与“气”完全是主与从的关系,本质属性是神而不是气。犹如心平气和,心平是主,气和是随之发生的被动行为。主从关系是不可以颠倒过来的。

介绍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过来具备逻辑学是多么多么重要了吧?没有逻辑学素养就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认识到气功这个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就不能形成准确的气功概念,就不可能围绕着本质属性去给气功下出正确的定义。

后来学习气功的人们,望文生义把气功思辨臆断成是锻炼人体内气元气的功夫。后来的中医和中国的百科全书气功学分卷的编者们,对气功定义时也有抓住气功的本质属性。全国中医院校教材《中医气功学》分不清气功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将两种属性混合在一起认为“三调合一才是气功的最高境界”。

总之,气功概念从刘贵珍最初提出的呼吸之气,到后来人们望字生义的内气元气,再到内气外放,无一不是缺乏逻辑学素养的典型体现。

结论:气功不是练人体内气元气的,气功与气没有直接关系。包括气功专业队伍在内的任何人认为气功是练气的都是错误的。任何围绕着气来谈论和定义气功的都是伪气功理论。


【注】本栏目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编辑:亚亚

终审: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