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篇:气功与中医的气有什么关系吗?
作者:张洪林   来源:薄荷茶社   日期:2025-07-23

如果问我气功与中医的气有什么关系吗?我的答案表面看是矛盾的——既有关系,又没有关系。

说气功与气有关系,一方面是指气功在1955年被原北戴河气功疗养院刘贵珍院长统一这个称呼时就带有一个气字,仅从字面上看,气功就与气有关系了。

有人可能会进一步问我,为什么刘贵珍统一气功名称时在字面上用了一个气字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由于刘贵珍练的是来自佛教的一个叫作“内养功”的以吐纳为特点的功法。这个功法的特点是先吸气,然后停住呼吸,再慢慢地呼气出来。

据文献记载,在河北省卫生厅厅长主持下,刘贵珍等人在一起冥思苦想也没有想出来一个更合适的名字,于是,厅长根据刘贵珍练的功法是气体吸入和呼出的特点,决定干脆就叫气功吧!并且表达说“无以名之,姑以名之吧”。刘贵珍在他的第一版《气功疗法实践》书中特别明确写到“气功的这个气字就是代表呼吸的意思”。说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为什么叫气功和它的最初含义了吧。

确定了名称和定义后,刘贵珍就受河北省卫生厅委托,来到北京向卫生部汇报了气功疗法。卫生部领导非常高兴,认为这是从民间挖掘出来的一个不打针、不吃药就可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应该给予支持和向全国推广。于是,1955年12月19日,在现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建院典礼上,对全国中医界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其中就包括刘贵珍领导的气功实验小组。这个气功实验小组获得了奖状、奖章和3000元人民币奖金。

很多媒体进行了报道,使刘贵珍本人和气功疗法一下子传遍了全国。气功是练呼吸之气的定义也传遍了全国。至今,国内外的英汉和汉英词典上气功条目的注释都是深呼吸锻炼方法。

从1955年气功传遍全国,全国各地人员到河北省向刘贵珍学习气功开始,一直到1966年文革开始,形成了第一次全国范围的气功热潮。此期间包括蒋维乔在内的一些行业真正的气功专家对刘贵珍的气功定义并不认可,并且发表文章指出这种名称的弊端,但是因为人微言轻,没有发挥作用。

导了文革期间,气功被造反派们认为是属于资产阶级“活命哲学”“保命哲学”的一套腐朽没落的东西,必须进行革命大批判和扫进垃圾堆里,连刘贵珍也被关进了牛棚。

文革结束后,整个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改变,人们又可以自由地练气功了。然而,由于气功带有一个气字,我们中华民族又独有的气文化,所以,学练气功的人们就望文生义地认为具有保健强身防治疾病作用的气功一定是通过锻炼使自己体内的元气内气真气充足了。这样就自然而然形成了气功是锻炼人体内气元气真气使其充足功夫的一种普遍认识。

没有深厚中医基础和逻辑学素养的刘贵珍,面对大家的这种普遍认识,认为很有道理全面接受,而且在《气功疗法实践》再版时修改了原来“气是指呼吸的意思”说法,写道:“依据古典理论,将这种以培育正气为主的自我锻炼方法命名为‘气功’,我们认为,气功的‘气’不仅包括呼吸之气,也包括人体的正气。”“我们把培育元气的健身方法称之为气功,这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传统理论的观点。”同书还写道:“气功之‘气’,主要指真气(元气)而言。”很显然,这种说法没有按照逻辑学规范找到气功的本质特征并形成概念和下定义。

前面介绍的这些说明气功与气有关系的方面。为什么说气功其实与气没有直接关系呢?这是因为气功不是刘贵珍的原创。他在著作中明确说:“古代流传下来的导引法、内养功、吐纳法、内功、深呼吸、静坐呼吸养生法等,虽然名称不同,均属于气功之前身。”又说:‘气功’这个词概括了静坐、吐纳、导引、内功等修练方法。因为气功运用于防病、治病,故名为‘气功疗法’。”这段话决定了刘贵珍只是气功的统一命名者,而不是气功起源创新者。他的气功是源于传统已有的锻炼方法的。


【注】本栏目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编辑:亚亚

终审: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