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篇:学练气功需要注意什么?
作者:张洪林   来源:薄荷茶社   日期:2025-06-24

首先,初学者要对学练气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除了正确认识气功概念以外,要认识到气功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学习训练形成条件反射的自我身心锻炼方法。也就是说学习气功时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那种指望通过突击,一蹴而就的方式是不可能学好气功的。

也不能错误地认为气功可以包治百病, 并因此完全放弃其他治疗手段。气功疗法既有它的适应证,也有它的局限性。有的病可以以气功疗法为主,如心身疾病。有的病只能以气功疗法为辅。练功过程中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练功时尤其是学功初期出现的种种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积极地去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应找合格的气功医师指导入门。由于这样方法得当, 可以少走弯路。没有气功医师指导,往往因不得要领而出现虽练功时间长,但收效不大的结果。另外,有气功医师指导, 能防止偏差练功"走火入魔"现象,无师练功易出偏,这就不但不得其效,反损其身。如果无机会在老师指导下练功,可与有关疗养院、门诊所等气功医疗单位取得书面联系,以函授方式代替亲自指点。但一定要认真领会练功要领,格外小心,有问题及时请教,及时解决。

另外,初学者要根据自己的疾病种类、病情轻重选择适合自己的功法,辨证施功,方可见效快。一般说来,各功法都有相应的适应证,某些功法对某些病的疗效更好些,选择对了,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病重老人可选卧功、坐功,病轻者可选站立、行走的功法,一般说来,选好功法后,就应潜心练习,不宜同时练多种功法。如果朝三暮四,几种功法互相影响,容易出偏。而且功法换来换去,搞得心不稳、神不定,也会影响练功效果。

在初学阶段,要按照练功要领和注意事项循序渐进地把基本功练好。切不可东看看,西问问,把时间花费在"寻奇求新"上。因为在基础不稳,或是根本还没入门的情况下,看多了,问多了(例如看了许多练功方法,问了许多练功效应和变化)非但无益,反而可能造成自己在练功认识上的混乱,影响练功效果。

其他的注意事项,练功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清新;妇女经期练功时间不宜过长,暂停运动量大的功法。

练功时间和次数,每天的练功次数及每次练功时间的长短,应根据自己的体质、病情、练功的进度以及时间允许的情况等有所不同,不要强求一律。有些病人治病心切,以为疗效一定跟练功时间成正比,不管得不得要领,不管是否真正松静下来了,勉强延长练功时间,结果不仅白白浪费了时间,还弄得身心疲劳,毫无收益,甚至出现偏差而有损健康。还有的病人越练越有兴致,贪恋练功中的种种感觉,置正常的饮食、睡眠于不顾,打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这种做法也不足取。正确的方法是每次练功做到留有余力、留有余兴,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由于练功是一件长期的事,不论是为治病解燃眉之急,还是为健康防病、愈后保健、延年益寿等目的,练功都应伴随我们的一生进行,是生活的一部分,应给予适度的重视,但这绝不是生活的全部。具体地说,一般病人每日练2至3次,每次练30分钟左右即可,也可以再适当延长一些时间(初练者可根据功法的不同从几分钟或十几分钟逐渐延长)。全休疗养者,每天练功的次数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多,每次练功时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作为保健强身锻炼的人,每日练一二次或二、 三次,每次可练十几分钟至30分钟,如有空闲也可多练些时间,但不要超过一小时。

如果条件允许,不论为了保健还是治病,每天利用某一固定时间练功更好些,如清晨或临睡前,这样形成规律,对于形成气功特有条件反射在时间上提供了条件,有助于疗效的获得。

不少坚持练习气功的人都深深体会到,早晨练一次功, 全天精神振作,精力充沛,头脑清晰,情绪高涨,对于开始一天的生活很有益处;晚上临睡前练功,对于解除疲劳,平稳心性, 迅速地进入高质量的睡眠状态很有帮助。当然也可利用工作之余或过度疲劳之后练习片刻。

最后,要注意练功做到"三稳"。三稳",是气功界常用的一个术语,内容包括起功稳、行功稳、收功稳。它是练功注意事项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注】本栏目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编辑:亚亚

终审: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