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中国民族大融合,北方蛮族中出现大批汉化的领袖,其中最杰出的是氐族的苻坚、鲜卑族的慕容垂和拓跋焘,稍后更出现改写了中华历史的拓跋宏。早期的三位英雄,苻坚的人格魅力,慕容垂的君子风,拓跋焘的武力值,都是近似于神一样的存在。
拓跋焘十二岁随军出战,十四岁任丞相、大将军,十六岁即皇帝位,这一年亲自北征并彻底击溃柔然,“钢铁柔然”从此一蹶不振。北魏军队以压倒优势对南方刘宋发动的进攻,刘宋几次声势浩大北伐均无功而返。拓跋焘灭北凉、北燕、胡夏,压制吐谷浑,征服西域诸国,完成统一中国北方的大业,北方持续一百三十年的十六国大混乱终于结束,这时,他才三十二岁。
汉文帝、唐太宗以“怕”大臣著称,汉文帝经常被张释之批评得哑口无言,唐太宗担心魏征发现他玩鸟,竟把心爱的鹦鹉捂死在怀里,可是比较太武帝拓跋焘面对强硬大臣,纳谏,文帝、太宗的行为就不那么“惊艳”了。拓跋焘很喜欢下围棋,中书令、司徒古弼入宫奏事,遇上皇帝与给事中刘树下棋,棋局盘根错节地久久不散。古弼揪住刘树的头,扇他的耳光,扯下座位,一阵无敌旋风腿,刘树鼻青脸肿倒地不起。这哪里是打刘树,明明当面打皇帝的脸。太武帝却向古弼作检讨,他说:“我错了,都是我的错,刘树不相干,快停下你那旋风脚。”絮絮叨叨很像电影里的王保长。太武帝打猎,猎物太多拿不回来,当即给大主管古弼发诏令,叫他是迅速组织车队接应,送指令的走了,太武帝对身边人说:“你们想想,还有什么办法把猎物运回去?”臣子们说:“皇上发了命令,我们等着就是。”太武帝说:“古弼不会派车来的。”一伙人肩扛背驮手拎,走到半路,古弼的答复送来了:“眼下正是农忙季节,不好动用车辆,陛下自己想办法吧!”当面顶撞皇帝,还动武,粗暴驳回皇帝的指令,这古弼!太武帝对古弼示弱,不是皇帝对权臣的无可奈何,而是对骨鲠大臣的大度宽容。这样的皇帝,人们通常称为“明君”。太武帝的“明”是发自内心的坦荡,不是太宗用理智压抑自己的愤怒,所以太武帝的境界更高一层。
可是,明君却死于仙药。
秦始皇派方士到大海仙山中求长生,是希望仙人给他提供成仙的途径、方法,按照仙人的指示,一步登天。秦始皇求仙失败,对方士的打击比始皇帝更沉重,因为很多方士被皇帝坑杀了。神仙学派一向装神弄鬼,人们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心里总有一丝畏惧,所以方士们还不曾有过这样的悲惨遭遇,这些人改弦更张,决定求人不如求己,自己进行实证研究,进行世界上最早的“化学实验”炼仙丹,而且是“临床”实验:寻求活体实验材料。如果没有材料,他们就亲自上阵,吞服自己的“仙药”自己炼丹自己吃。仙药的配方很奇特,都是矿物材料,主要五种,叫“五石散”。这些石材都有毒性,可是五种有毒的材料经过人体的分解与化合,在人体发生奇妙的反应,服食一段时间,实验者面色红润,身体强健,精力充沛,情绪亢奋,看那样子,很可能就这样长生不老了,其中最著名的是何晏,他皮肤细腻粉红,就像女人化了妆。
方士寇谦之在家里诵经打坐,练气功,身体力行,也炼丹服食仙丹即五石散,可是在别人身上药效明显的五石散,寇谦之却一点效果没有,后来他遇到了更厉害的方士,被贬下凡的神仙成公兴,随成公兴来华山采得仙药,据说,仙药服后“不饥”。没说几个小时不饥,还是一直不饥,即使已经实现“辟谷”,顶多也就是省下几担米,寇谦之不是穷人,不担心粮食问题,省下这几担米,实在没啥用处。寇谦之即使追随神仙炼仙药,也仍然没啥效果。可是,皇帝喜欢,皇帝问寇谦之:“我想长生不老,你必须帮助我!”拓跋焘英武豪迈,说话更直接,他不说“请您帮助我”,而是“你必须帮助我”。更严重的问题是,他认为寇谦之肯定有办法帮助他实现长生不老。这两句话就把寇谦之送上高台,下不来了。于是,寇谦之想到了自己的五石散。
五石散其实是世界最早的吸食性毒品,属于矿物类毒品,矿物性毒品采集炼制复杂,产品不多,所以真正吸毒的人并不多,何晏、阮籍、嵇康等人,就是最早的吸毒人。植物性毒品罂粟,种植和采集方便,吸毒行为平民化的特点。服食五石散有奇效,何晏的皮肤细嫩,引起旁人的羡慕嫉妒恨,皇帝的心里也不平衡,大热天请他吃汤面,何晏脸上的汗珠瀑布一样淌下来,皇帝递过一条毛巾:“擦擦汗。”等着看他的大花脸,何晏说:“谢谢啊!”一擦两擦,脸上越发娇艳,皇帝怦然心动,急忙收了心思,骂自己:“呸呸,我这是想啥呢,不要脸!”吸食五石散,果然返老还童,看来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寇谦之听过何晏的故事,他向太武帝拓跋焘推荐五石散,拓跋焘很愉快地接受这项建议,从此服食毒品五石散,成为太武帝的日常功课。
但是,五石散的副作用同样强大,何晏服食五石散多年,结果,《三国志管辂传》说何晏“神不守舍,血不华色,神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不像人却像鬼。五石散的成分近似“砒霜”,毒性缓慢而强烈,它在人体内永远不能排出,毒性累积增长,到临界点就会大爆发,人成为“鬼幽”。微中毒时面色红润,神清气爽,正是何晏吸毒早期的样子,重度中毒,性情巨变,喜怒无常,无药可救,只能等死。
汉武帝求长生害死太子,拓跋焘服食五石散也逼死了太子拓跋晃。由于吸毒,太武帝变得神志不清,经常暴怒杀人。拓跋晃不喜欢中常侍宗爱,宗爱很恐惧,向皇帝进谗言:“陛下服食五石散,我看太子的脸色不好看呢。”这番话完全脱出于汉武帝的心思,太武帝没理会汉武帝的猜忌使太子被害,他只关注汉武帝的心思:“我长生不老,太子怎么办!”怎么办?急事急办!他迅速杀死太子身边的人,屠刀直指东宫,太子恐惧而死。
太武帝没等到五石散集中毒发。太武帝清醒的时候,明白太子死得冤枉,更清醒一些,还明白是宗爱从中捣鬼,打算处置宗爱。但他糊涂的时候居多,宗爱趁机进宫缢杀太武帝,崩年四十五岁。
【注】本栏目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编辑:亚亚
终审: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