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

林兴华:从社区矫正到教育转化,点亮学员的心灯
作者:林伟武   来源:薄荷茶社   日期:2023-08-11
打印

林兴华,男,197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浙江省十里坪监狱民警,在监狱从事监管改造工作,自2000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获得优秀公务员、先进工作者、先进共产党员称号。按照浙江省司法厅的统一部署,林兴华自2023年3月起被派驻到遂昌县司法局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自今年6月份以来,林兴华联合其他帮教人员,已经成功帮助部分邪教人员实现了教育转化。林兴华认为对邪教人员要一视同仁是开展教育转化工作的首要点,他理性、平和、真诚地待人,为反邪工作找到突破口。

林兴华:从监狱到社区矫正再到教育转化,点亮学员的心灯251.png

以诚为本,以心换心


有温度的倾听搭起沟通的桥梁,用心用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有效的沟通从会倾听开始,林兴华认为教育转化的重要一步是认真倾听学员们的内心想法,平等对待不同学员,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用真诚感化学员。鉴于部分学员的邪教思想根深蒂固,较为顽固,他选择以柔克刚,通过唠家常的方式,与学员建立信任关系,从而减少他们的抵触心理。


收获真诚没有捷径,唯有以诚为本、以心换心,才能获得学员的信任。在涉邪学员的教育转化过程中,林兴华与学员们同吃同住、一同学习,打好感情牌,以陪伴、倾听和沟通赢得学员信任,通过接地气的谈话方式打开学员的心扉,促使学员接纳帮教人员,在帮教人员的引导下认清邪教本质并接受教育改造。

林兴华:从监狱到社区矫正再到教育转化,点亮学员的心灯556.png

知己知彼,对症下药


“唯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林兴华在成为教育转化班工作人员前接受了系统的培训,也自行学习了反邪的专业知识,研究了相关法律法规。在和学员建立信任关系后,林兴华会引导学员们讲述人生经历,在他们人生的低谷和高潮中找到转折点,了解他们的入教初衷以及信仰形成的原因等等,从而更好地“对症下药”,进行精准转化。面对深陷邪教泥沼的学员,他帮助学员辨明宗教与邪教的区别,使学员不再受邪教的滋扰;面对教育转化的主要对象老年人,林兴华就在唠家常的过程中巧妙的举出反例,比如面对瘟疫,保护我们的并非是神而是疫苗,神如果万能为什么还要钱?一步步引导老年人相信科学,逐渐动摇他们根深蒂固的邪教思想。林兴华在日常交往过程中摸清学员们的“底细”并将信息建档,在一份份信息档案中抓住突破口,“对症下药”,从“心”出发,最终实现“药”到“邪”除。


林兴华有着自己独特的反邪“秘方”——始终坚持科学引领,结合犯罪心理学知识、党的政策和新闻时事热点等,用科学理论武装自身。“我们要让群众相信科学,要让群众信任党。”以学习了解美丽中国和感动中国为切入点,林兴华引领学员们感受党领导下祖国建设的美好,净化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构筑精神家园。以普法教育宣传为落脚点,通过案例和反邪法律的学习,再加上林兴华等帮教工作人员有针对性的谈话指点,转化班学员们借助科学理论摆脱了邪教的困扰。


“学员成功转化后,他们的眼睛里都有光了。”林兴华话语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刚来教育转化“关爱之家”的学员大多都是神色黯淡的,经常无精打采。但是通过林兴华的努力,他们终于揭开了邪教的真面目,摆脱了邪教的困扰,拾回了眼中的光。


多方合作 打击邪教


邪教传教的隐秘性、欺骗性很强,信教人数也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反邪教是一场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斗争。林兴华结合自身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改造经验,积极开展遂昌县教育转化工作。林兴华说:“本地的工作人员可以更好地和学员们进行沟通交流,我们会借助当地乡村干部的力量对学员进行反邪普法宣传。”林兴华也会派遣乡村属地工作人员对转化成功的学员进行跟踪,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并做好记录,促使社区转化学员走好回归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在分享一位全能神教会带领的案例时,林兴华指出:“‘全能神’”邪教组织体系严密,分工明确。”在认清邪教组织的特点后,林兴华从教会带领身上寻找突破口,以情理感化教会带领,促使其改变态度,再根据教会带领提供的线索,发挥多部门间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优势,对地方邪教组织一网打尽。

林兴华:从监狱到社区矫正再到教育转化,点亮学员的心灯1606.png

“缺失群众路线不利于反邪工作的开展,开展反邪工作要深入基层,特别是深入农村。”在林兴华心中,坚持群众路线是反邪斗争胜利的重要法宝,得民心者得天下。同时,反邪宣传要有针对性、广泛性,各部门开展联动,联合群众的力量铲除邪教滋生的土壤,切实加强教育转化工作,争取转化被蒙骗的邪教信徒,促进对邪教的长久治理。


编辑:暄暄

终审:曙光


分享到: